• 语速专项练习3(14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要讨论了二十国集团各国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相互协调、加强金融监管、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议题,并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二十国集团各国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会议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实施有效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财政困难的国家需要加快财政整顿步伐。各国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应根据各自能力,努力扩大国内增长源。此外,各国还应采取有利于保持价格稳定和推动复苏的货币政策,推动结构改革,促进发展尤其是支持最贫困国家发展,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并反对保护主义。   二是关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会议就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交流和协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多种可能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意从促进稳健的公共财政、推动平衡全球经济、加快结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以及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有关政策建议将提交多伦多峰会审议。   三是关于加强金融监管。会议同意强化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的管理,降低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加强对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金融高管薪酬和场外衍生品的监管,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标准等。会议同意在尊重各国国情和政策选择的前提下,就金融部门承担政府救助成本制定原则,以减少金融体系风险。   四是关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会议对世界银行在投票权改革和增资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欢迎,同时提出将建立一套反映各国经济实力等内容的动态调整公式,逐步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等分享投票权的目标。会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11月份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前完成份额改革,同时推进其他方面的治理改革。会议还同意进一步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从国别、区域和多边层面应对资本流动冲击并防范危机传播。

  • 语速专项练习9(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李克强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

  • 语速专项练习8(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一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运作机制一是形成了项目建设和管理机制各区县针对原先由于在项目管理组织推进等方面缺少合理规划和责任主体造成重复建设盲目跟风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其细则统一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立项审批资金管理和评估考核如长明静安崇明等区县都建立了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的统筹规范协调推进二是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项目运作机制在一些市管区县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上各区县通过采用政府投入项目外包等方法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推进发展如长明区在开展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实验区的试点工作中取得了政府和企业的双赢三是形成了信息化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信息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区县通过建立信息化专项建设基金设立信息化引导资金鼓励企业贷资新建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主体如浦东新区政府每年拿出一千万元作为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应用项目的开放有效地带动了社会资金的跟进投资二信息化环境建设初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区县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在领导决策上各区县以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形式建立了定期意识制度虹口长明等区通过季度部门信息主管例会制度加强了与各部门联系沟通在管理评价说各区县结合了考核工作制定了不同形式的评价办法如徐汇区信息化工作在区级机关部门考核中占有10分值长明区在对街道的考核中增加了信息化特色小区的验收评比在宣传培训上针对局级处级公务员技术人员居委会干部等不同层面分别建立了相应培训制度或规划如金山区在两个月的局级干部中心组学习中增加了信息化知识讲座在机构管理上建立了机关干部守则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改善了区县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环境三解决了一些多年来困扰和阻碍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信息委成立后各区县加强了区县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指导管理协调推进和组织落实一是解决了市区县在部分项目建设中上下职能部门不对口的问题如由于在社保卡的申领发放工作中市与区县两级的职能部门不对应造成的工作脱节问题时有发生有些区县通过在信息委增挂县区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办公室牌子有些区县通过工作职能的逐步转移进而加强了统一管理和协调二是解决了区县由于部门职能交叉造成的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理的问题如有些区县针对信息化工作职能分属经委科委教委等多个部门的情况发挥信息委作为信息化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的作用承担起了对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和对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的职责使各单位形成了一般推进全区信息化合力三是解决了大量信息化建设基础性的工作无人管的问题

  • 语速专项练习7(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举国上下同心同德需要进行艰苦不懈的努力人民政协要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组织广大委员参政议政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注重发挥界别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立论献计献策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第四努力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政协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把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认真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统一战线内部所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同各方面人士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要宣传和协助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要宣传和协助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进一步拓展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第五继续做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工作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广泛团结港澳各界人士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要继续大力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进一步加强同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谊工作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新的贡献第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友好交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民政协要继续按照国家外交总体部署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开辟新的对外交往渠道拓展新的对外交往领域广泛地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接触与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第七继续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搞好自身建设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加强政协理论研究完善政协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政协委员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履行职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政协机关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当好参谋搞好服务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各位委员新一届政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任重道远我们衷心祝愿新一届政协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语速专项练习6(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要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使社会政治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全体人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要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有法必依。通过普法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懂得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只有公民和各种社会组织切实守法,才能使社会主义法律真正发挥作用,进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的。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还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因此,要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稳定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不断发展来实现。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当前,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康,为“十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扎实开展社会各项工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跨上新的台阶。

  • 语速专项练习5(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第二,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及其实现,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中反映,也是“三个代表”之重要的历史唯物论根基。在历史唯物论看来,“人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作为生产力发展之本质要求,“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也是这样。在“三个代表”中,把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发挥。它坚持了社会主义事业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原理,体现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从根本上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主动性,找到了现实基础。当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信赖与拥护,就有坚如磐石的“执政之基”,社会主义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人格化,坚持“人民主体论”,这同样是“三个代表”所体现的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因为,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贯彻,都要通过人的社会活动,落实到人身上,才能实现。所以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在我们国家,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真正主人与主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建设国家。这种人民主体论与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并不矛盾。由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利益的无私性,历史才能赋予它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与责任。党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代表”。“三个代表”中讲,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是要求“公仆”忠于人民,为人民服务。 生动的历史辩证法的客观逻辑 “三个代表”中所体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内在地包含着历史的辩证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就包含并发挥了这种生动的历史辩证法所固有的客观逻辑。 首先,弘扬了“能动性原理”。例如,“三个代表”第一条的立意,是突出生产力,但不是孤立地讲党要“代表生产力”或“生产力的发展”,而是表述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言而喻,这里的所谓“发展要求”,显然是指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政策和其他一切必要的社会条件,这包括我们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反映和体现这种“发展要求”。这样,其中就包含着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并进而对生产力发挥能动性反作用的充分肯定。世界上根本没有离开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任何现实生产力的较快发展,都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式,即相应的经济的制度、体制和必要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才能够顺利实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又充分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从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新的思想境界。 其次,强调了“先进性”的主导原则。“三个代表”中,讲生产力是强调“先进生产力”;讲文化是强调“先进文化”;讲利益是强调“根本利益”,实质上也主要是指代表体现现实和未来之统一的社会进步的利益。“三个代表”归结到一点,是要求我们党永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也就是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着眼于先进的东西:让它们代表未来,主导事物的发展。在这里,它着眼于先进的即高科技含量的、节约资源、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产力,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着眼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来反映现实,引导和促进我国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大踏步地走向未来;它着眼于先进阶级的利益要求,站在工人阶级立场,去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站在时代前列,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项工作中,发挥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所以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首要前提。

  • 语速专项练习4(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以及国家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和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地方遇到并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这对承担着地方治理责任的地方政府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是社会凸显并需要政府应对的问题日益复杂;二是群众的公共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三是地方政府在改革中逐渐转变职能,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公共服务。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在辖区内包揽解决所有公共性问题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改变自身的治理方式和运行方式,并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动员和协调社会力量来共同应对面临的问题。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就应从“政府能力”转向“治理能力”。 从“政府能力”建设转向“治理能力”建设,这是地方政府建设的方向性转变。以往,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核心是权力,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意味着调整政府权力获得、配置和运用的方式,以达到增强地方政府掌握和运用权力本领的目的。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首先并不否认政府权力,而是着眼于政府在地方治理的规划和协调中发挥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加强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以便从整体上增强在政府牵头和主导下协调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应对问题的能力。其所追求的目标是政府自身能力的增强,是对社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回应、处理能力的增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是一项涉及多环节的复杂工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创新原则。今天,地方公共性问题产生和演变的方式显现出新特征,曾经行之有效的做法无法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地方政府只有创新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才能有效提升应对能力。一是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来实施,使地方治理能力创新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学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按科学的思路进行。在新问题不断出现的同时,关于这些新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自身改革和创新来提升应对能力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有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参考。 突出协同原则。地方政府在治理能力建设中应充分运用协同思维,在应对挑战和问题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与其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在沟通、协商基础上进行协同,在多元共治中寻求绩效最大化,而且要注重与相邻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作,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探求合作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进而提升应对和处置问题的能力。地方政府重视协同并形成协同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才能促成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 坚守法治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部署,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运用权力和开展治理能力建设,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首先,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在法律规定的职责和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进而谋划地方治理的改革和创新;其次,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着重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增强与各方面力量协调推进、共同应对问题的本领,从而使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更民主科学、更公开透明。

  • 语速专项练习2(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人民法院参与地方中心工作的几种做法不可取 近年来,一些地方法院,特别是中、基层人民法院,在“以服务为中心”的口号下,被当地党委、政府分派参与地方中心工作,甚至参与蹲点、包点、挂牌保护某单位、某企业,有的地方法院由于积极参与,还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与赞扬。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首先,法院的根本任务是审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海事等各类诉讼案件和人民法院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类执行案件以及行政机关、仲裁机关、公证机关、涉外生效的等各类申请执行案件大幅度上升。面对繁重的审判、执行任务,如果法院不千方百计、倾全力去审理好、执行好这些案件,而是积极参加地方中心工作,蹲点、包点、挂牌保护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是有悖宪法原则、不务正业的表现。 其二,人民法官最熟悉的业务、最熟悉的工作是审判,而相对于地方乡、镇的行政管理工作、经济工作等其它各项工作则比较生疏。让法官放下自己最熟悉的本职业务去参与较生疏的地方工作,蹲点、包点、挂牌保护等,这不仅有些强人所难,还很可能造成参与变干预、支持成干扰、动力变阻力的后果。 其三,法官具体参与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工作,难避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之嫌,出了问题也难脱法官搞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系。不久前就发生过某法院在异地执行一个案件,恰逢当地法院派法官在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蹲点,而当地党委、政府责令要搞活这个企业。蹲点法官只得恳求执行法官放一马,待其蹲点期满撤离后再来执行,否则很难向党委、政府和地方法院领导交差。执行法官碍于蹲点法官的苦苦恳求,无奈之余只好中止执行。至于申请执行人如何评价法官,也就不言自明了。 其四,法官蹲点、包点、挂牌保护,容易使被包单位、被挂牌保护单位负责人产生依赖思想,诱发“惰性机制”。这些单位、企业,往往是问题较多、困难较大、干部与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单位、企业。这样的单位、依靠派人去包、去挂牌保护,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与奋斗来搞好、搞活?这应当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有人在包、有人在保,这些单位、企业的负责人和干部、群众就可能产生反正有人包、有人保,引发无所谓、无所作为的思想,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与脱贫、脱困。 其五,蹲点、包点、挂牌保护,有悖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法院被派往蹲点、包点、挂牌保护的企业都是一些当地的大、中型或有影响的国有困难企业。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集中表现在由过去只重视国有经济作用,向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制所有制企业转变;由过去只着眼于搞好一家国有企业,向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集中,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转变;由过去以减税让利、简政放权作为搞好企业的主要手段,向着结构优化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政府为各类、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转变;由过去力图搞好、搞活所有国有企业,向着优胜劣汰,为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和衰劣企业退出市场创造条件。如果法院还以过去的老路子,运用司法手段去包点、挂牌保护困难企业,就有可能妨碍国有企业转制的顺利进行。 那么,法院的司法活动是不是不要以服务为中心了呢?显然不是。问题在于如何以服务为中心、如何更好地以服务为中心。这才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 语速专项练习1(130字/分钟)

    时间:2018-06-23 作者:书记员考试网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 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 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 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